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听闻 | 周轶君:有电影的上海

听闻 | 周轶君:有电影的上海

摘要: 优秀是一种习惯

iWeekly

上海国际电影节回归,有各国电影的上海,一下子让人找到回家的感觉。中学时学校影评小组最后一次活动在大光明电影院,散场时少年们激动地一路走一路聊,十八相送不知天光渐亮。走到家门口父母早已报警,一个个拎回家跪搓衣板。现在想起来,只觉得好笑,那些看电影的时光,满满的都是自由与梦想。

这次电影节,我看了好几场纪录片,来自意大利、以色列、德国、爱尔兰等等。最让人感动的是上海的观众们。纪录片本来就不如故事片受欢迎,带着各国强烈文化背景、不同关注焦点的纪录片,有理由担心票房。可是,几乎场场爆满,结尾处有掌声。在一场关于以色列内部监听极端团体的影片放映之后,现场掌声热烈。我疑惑自问:要理解这部影片中的主要矛盾都需要一些新闻背景知识,细节更需要不少对当地风俗的了解,上海观众们真厉害呀。这样的上海,几乎回到了余秋雨多年前描写的,上海人,只要有好的文化活动,都会默默排长队,“平静而安详”。这次关注度很高的纪录片《栖地》,镜头对准两位上海老人,他们的梦想是出国看看。真的很能代表上海人看世界的普遍心理。

本届电影节展映的纪录片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两位爱尔兰导演Declan McGrath和Neasa Ní Chianáin的作品《少年柏拉图》(Young Plato)。镜头对准曾经内战频仍的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市内的一座公立男校。校长Kevin McArevey是猫王迷、哲学迷,他用苏格拉底式的诘问,开启孩子们的独立思考:Dare to think for yourself,敢于有自己的想法,不必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座小学,宛如大海中的孤岛,海水是历史上堆积的怨恨与暴力,还有日常生活里一触即发、历史随时可能重演的火种。校长和教师们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以哲学对话的方式,让孩子不断内省,拒绝重走“以暴制暴”的老路。孩子们的每一次自问,也像每一个成年人应该做的练习。黑板上的一句提醒非常醒目:优秀,不是表演,而是一种习惯。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