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观点|周轶君:哀伤的粉红色

观点|周轶君:哀伤的粉红色

摘要: 女性必须成为故事中心

iWeekly


如果有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成本为零,法律后果几乎是零,是不是很快会出现大批受害者?多年前,一位IT界先驱跟我说,将来网络的局面就是“处处是战争”。那个时候还以为仅仅指意见对立,这些天围绕杭州女孩郑灵华自杀的消息,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网暴情况又被罗列,而也没有哪个国家真正能够立法抵制网暴。日本女星木村花自杀,网暴她的男子仅被处以80美元罚款。我记得伦敦奥运会期间,有人恶意侮辱英国跳水运动员汤姆·戴利,被警方带走,但结果也仅仅是短期拘禁。更何况,在全球社交媒体上,喷子(trolls)来自四面八方,不是国界线内警力可以抵达的。而跨国警力也很少会为了这样的“小事”费劲,社交媒体本身也不情愿。

心理学杂志《个性与个体差异》曾发布一项研究,5%的网络施暴者,人格特质的黑暗四分体得分极高:极端自私,无同情心地利用他人。而暴露在网络上的无辜者,又用什么来保护自己呢?郑灵华的粉色头发,也让我想到最近同期刷屏的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74岁的她,一头棕红染发衬托鲜明的个性。想必她要是遭遇关于染发的攻击,会毫不犹豫地怼回去吧?但是也不能低估郑灵华的抵抗努力。她曾经用语言回击,也试图用染回黑色的行动保护自己,但后来整个人抑郁了,才走上了轻生之路,换句话说,那时候心理状态已经不在她自己可控之中了。诚如上野千鹤子所言,女性主义的用处,在于女性想要还击的时候给予论据。你要审视自己为什么遭到攻击:女性的外貌外表,最容易沦为攻击的靶心。

互联网历史上被网暴最惨的,莱温斯基大概数一数二,她自嘲为“零号病人”。当年铺天盖地的嘲讽,一夜之间将她推向深渊。虽然接下来她也因恶名挣了些钱,但更多的还是羞辱(shame)。她是如何生存下来并反击的呢?2019年她担任电视剧《美国犯罪故事:弹劾》的制片人,故事中女性不再是“工具”,而是叙事的中心,以她的视角重新审视整件事。

郑灵华不是莱温斯基,她根本没做错什么,也没有侵害任何人。只是那些内心极端自私的人,把他们看不惯的女性样貌当作内心邪恶的出口。莱温斯基最终的反击告诉我们,女性,可以找到另一种视角,只要不再顺着男权社会的话语解释下去,因为在那个话语体系里不可能找到自己的合理性。

▲莱温斯基。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