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新加坡建"便便银行",肠胃病抑郁症都有新希望

新加坡建"便便银行",肠胃病抑郁症都有新希望

摘要: 秘密都在细菌里

iWeekly

新加坡宣布建立东南亚首个“肠道微生物银行”,通过分析、提取和储存人类粪便中的微生物,寻找治愈严重腹泻、炎症性肠类疾病的办法。在医学界,目前已经有“肠道健康细菌移植”的治疗方法,从健康人士捐赠的粪便中提取健康细菌,再将细菌移植到患者身上。挪威斯托德医院(Stord Hospital)的科学家在6月的《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医学刊物中发表研究,证实粪便移植治疗能改善腹胀和胃痉挛等症状。


“便便银行”精准治疗

新加坡《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报道,“便便银行”将由肠道健康初创公司Amili和健康技术公司Cordlife合作建立。Amili专门研究肠道健康与肠道微生物治疗方案,Cordlife则主营保存、冷冻婴儿脐带血。人类粪便中含有水、未消化的食物、死去的细胞和一些活细菌,其中活细菌就是“便便银行”收集的“货币”。


Amili联合创始人杰里米·林(Jeremy Lim)在宣布合作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在健康的时候“寄存”自己的肠道微生物将极大帮助改善健康,因为“微生物的健康状况很容易因时间、疾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单纯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同时将好的细菌与坏的一起杀死。“寄存”的健康肠道微生物这时将为患者提供很大的医疗帮助。


Amili的科学家也注意到,长期受肠胃疾病折磨的人很容易对强效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粪便治疗因此成了一种更天然、更高效的选择。新加坡目前已批准将粪便移植用于治疗大肠或结肠疾病。这些经过特殊处理的细菌将会以结肠镜检查、灌肠或服药等形式植入病人体内。

除了提取、储存与用于治疗,“便便银行”最大的问题是,到哪里去寻找健康的细菌?Amili介绍,公司在过去三年中收集了超过1000份样本,是东南亚唯一拥有大量健康细菌样本的机构。捐赠者被要求填写问卷,进行粪便、血液与唾液测试。公司考察的是捐赠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与患病历史。


根据科学家的介绍,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肠道细菌群特性。通过自然分娩生下的婴儿会从母亲的产道里获得人生第一个肠道细菌,比剖腹产的婴儿携带的细菌更多样。挪威斯托德医院的医生曾使用一个36岁志愿者的肠道细菌来治疗87名大肠激躁症患者。这名志愿者的“健康履历”非常干净:顺产出生,母乳喂养,不吸烟,只有过几次短暂的抗生素治疗,经常锻炼,平常摄入大量蛋白质与维生素。被认为是“最健康的”细菌来源之一。

“细菌移植”虽好,寻找合适的捐赠者却非常难,治疗方案因此较为昂贵。这也是“便便银行”成立的初衷——如果不寻找捐赠者,而是在个体健康时留下细菌,是否能降低“细菌移植”的难度与费用呢?也有科学家对这种治疗方案提出担忧。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在《分子医学趋势》杂志(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上提出,粪便移植同样会导致不良反应,还可能导致捐赠者与接受者之间传播隐形疾病。


新加坡伊丽莎白医院(Mount Elizabeth Hospital)的胃肠病学家大卫·王(David Ong)说,“便便银行”正是对这种治疗方案的改进:“你接受的是自己的东西,这可以消除人们对’移植粪便’的反感。”

“基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我们不能改变它。但是肠道微生物,这是你可以操纵的。如果能操纵它来治病,这就是最好的结果。”王对《连线》杂志(The Wired)说。目前“便便银行”的使用者必须年满5岁,粪便、血液筛查与10年冷冻保存的费用约为5500美元(约人民币3万7000元)。



肠道细菌竟然影响大脑

为何要花费这么大的力气来解决人类的消化问题?王在采访中还指出,科学家如今感兴趣的另一领域是如何利用肠道细菌群来治疗自闭症——科学家认为肠道微生物组与人类大脑之间有复杂的联系,肠道细菌甚至可能影响人的性格。


2021年,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首次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肠道微生态发展较同龄儿童更迟缓,他们的肠道细菌种类、数量都比普通孩子要少,但这种差异与饮食习惯无关。这个全球性的突破发现被认为可能改变自闭症的诊断与治疗。

根据中大医生的介绍,肠道微生态“通过制造、消耗身体的大部分神经递质与大脑进行交流”,90%的血清素由肠道微生物制造,它能令人有“快乐、幸福”的感觉,肠道微生态还会影响人类的疼痛耐受度、认知能力与精神健康。一旦肠道微生态失衡,神经系统问题如抑郁症等疾病就可能发生。

▲血清素。


新闻来源:《海峡时报》、《连线杂志》、AMNH.org、Medical News Today、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