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美流行乐坛似乎十分热爱15、16、17这3个数字,看起来有些玄妙,其实不然—Lorde的单曲《Royals》在美国卖出100万张,把麦莉•塞勒斯挤下了Billboard Hot 100的冠军宝座,当时她才16岁;贾斯汀•比伯当年出道时15岁,泰勒•斯威夫特出道时17岁,乐坛逐渐低龄化,这是否好事?
北京马拉松刚刚结束,而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全国各地将近有15个马拉松赛事相继开跑。在豆瓣上关于夜跑、长跑的小组合帖子已经溢满;而在知乎上有关跑步的装备和地点的讨论正不断更新。
最近最热门的电影非《地心引力》莫属,但这是否证明好莱坞又将开始一窝蜂地拍摄太空惊悚片了呢?答案是否定的,10月北美票房榜的前15位中,8部是续集,2部是前传,1部是翻拍片,除了《地心引力》外,只有2部电影是原创。好莱坞的原创力越来越衰微,是谁谋杀了它?
不是逛淘宝网,是逛阿里巴巴最新的办公场地:淘宝城。看看阿里巴巴的员工是如何工作的?他们和普通公司的员工有什么不一样?马云又创造了哪些与众不同的工作氛围?
为什么成功学、心灵鸡汤等擅于掌握客户心理、利用客户弱点的营销方式在国内很普遍,但是在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却很少见呢?
经7年孵化,Twitter终于迎来了IPO的破壳时分。在为它起飞吹响的哨声中,夹杂着多少恩与怨,虚与实,谁将赢,谁又将输?带来无数希望的蓝鸟到底能否一飞冲天……
中国“学徒”觊觎可穿戴设备,纷纷入局,为入口,更为数据。
商家正在慢慢将整个商业流程进行改造和打通,使线上与线下渐趋融合,变成一体化的通道,而不是“一国两制”。
慢跑鞋品牌ASICS试图抓住中国市场正在掀起的跑步潮流,让更多的人穿上它的专业跑鞋。
在民营资本和互联网巨头们纷纷染指金融的当下,平安以开放联盟与快速迭代,对抗互联网时代的产业焦虑。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出现第二波浪潮,民营企业成为新亮点。
人称摇滚乐元老之一的卢•里德,用音乐与诗意在音乐的热土里建起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城堡。网上一查,满满的是他的音乐伟绩和生活经历。而比这些更耐人寻味的,则是音乐给他人生带来的改变,一如他所唱:“Life was saved by Rock & Roll.”
喜欢一个体育明星,那就去买他的股票吧!
让多数的智能手机打上“Intel Inside”的标签,是英特尔的夙愿,至今仍难得偿。不过,现在英特尔似乎找到了一条折中的路径:为ARM的处理器代工。
建设银行追随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脚步,把欧洲大陆的总部设在卢森堡。这个欧洲最大的投资中心和大型私人银行聚集地,也对第三家中国大型银行把欧洲总部设在该国感到振奋。其财政大臣多次公开表示,卢森堡正打算在欧洲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夺取更大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