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1253条查询结果

“对经典的仿拟本身也是一种创造”

以临摹再创中国山水画而知名的当代艺术家徐累对“向经典致敬”有独特的见解—与其费尽心思去还原经典作品的原来面貌,还不如在原作精神的深度中找到古人认知世界的模式,再融入属于我们时代的诠释,来“再造经典”。

找到感觉

比起过去的不温不火,腾讯在金融领域的介入现在开始找到感觉。微信无疑是腾讯布局金融版图时最有利的渠道。

Inca Starzinsky 甜蜜变奏曲

对首饰设计师来说,找寻新材料永远是创作的重点。

《喜剧的忧伤》:不容凑合的陈道明

《喜剧的忧伤》在北京上演时,让人想起了近些年“戏剧的忧伤”:和影视作品相比,戏剧投入与收益的不成正比,让对戏剧界来说犹如天文数字的影视剧报酬,不费吹灰之力就“勾搭”走了一大批好演员。

带你挖掘最新城市消费热点

有窗户的咖啡馆不稀奇,但Cup One的特别在于他们的二楼空间是个360度的圆环,透过落地窗能无死角地远眺四周风景。

悉尼,全方位动感之旅

当北半球渐渐进入蛰伏的冬天,南半球的悉尼正拉开充满活力的夏日序幕。上天下海遨游城市,拥有77个海湾与清澈蓝天的悉尼为爱好动感的旅行者们准备了全方位的玩乐体验,从日出到日落,24小时怎么足够?

我们如何向经典致敬?

经典艺术是否可被彻底“还原”?“法老陵墓”、“北斋重现”等展览用科技让经典穿越时空,回到最原始的面貌。然而,有时候艺术品的复制或修复也是一把双刃剑,把观众带回历史现场的同时也恰恰削弱了历史在经典之中留下的印记,修复还是毁灭并不容易判断。不过换个角度来看,用今人的眼光来重塑经典,会不会又是一种有意义的致敬方式?

MARC QUINN 由欲望而生

炙手可热的英国艺术家马克•奎恩于香港白立方画廊呈现其最新作品展“因欲望而生”,以其一贯擅长的有血有肉的观看体验,探索欲望如何塑造并影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造之物”的界限。《周末画报》分别两次对奎恩进行了专访。

最幽默的航空公司

在日益艰难的航空市场,创新是成功的源泉,但幽默也能成为揽客秘招?鲍迅捷认为新西兰航空的成功正在于此。

异类买手

在伦敦,独立时装店和各路买手云集,但肯定少不了超酷的LN-CC的创始人兼买手John Skelton。这位前Selfridges和Harrods百货的男装买手,眼光独到而挑剔,创造出了这个独特的零售概念。LN-CC的线下概念店则位于东伦敦Dalsto区,由拳击馆改装, 在一栋不起眼的建筑物的地下,是现今最炙手可热的先锋买手店之一。作为一个买手店,其核心竞争力和独特卖点就是经营者的品味,对此John Skelton的态度是:不迎合别人的品味,从来不会为任何人改变,只做我们内心觉得有趣的东西。

三法则,为风衣加分

秋风起时,秋叶落至,而风衣最适宜这种情境。在西方服装史里面,披风和斗篷确是风衣的始祖,因而风衣担负起的历史使命则更强烈,功能性也彰显得更明显。而其实本是设计给男性的穿着,后来,则被女性发扬光大了。因为,风衣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现女性多方面的魅力,中性、狂野、优雅、性感。经过多年改良后的时尚风衣,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在款式上也一直不会落伍,不论是经典款双排扣的设计还是今年流行的斗篷式风衣,都能满足整个秋季的需求。

TREND 小趋势

医疗保健品公司Scanadu开发了一款名为 Scout 的产品,可以测量心率、体温、血氧合指数、呼吸频率、血压等身体指标,并把读数发送到手机上。

MY FAVORITE 好食客

酿蟹盖这道菜源于葡萄牙,将蟹肉拌了清淡的沙拉酱和洋葱,再铺上芝士焗就。而今在粤菜馆里成为常客,首先得归功于人们对蟹的热爱,想尽办法吃出蟹的鲜美。各家餐厅的做法不一,但材料上基本不离新鲜蟹肉、洋葱丝与芝士,选用现正当令的大蟹的盖子作为容器,焗出的蟹盖金黄华美,用于宴客非常体面。但这道菜也能轻易看出厨师手艺的高低,掌控得当的话,味道口感那个滑嫩鲜香;反之,则粗实滞腻。现有专业厨师指导,大家在家不妨一试。

Kim Chang-il 梵高不需要耳朵,我也不需要

曾多次被列入美国《ART NEWS》杂志的百大收藏家名单,入选英国《ART REVIEW》全球当代艺术影响力百强榜的韩国收藏家、阿拉里奥画廊创始人、艺术家金昌一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却将艺术变为了自己生活的必需品。2000年,他以“C.I.金”(C.I. Kim)的名字创建了自己的艺术工作室。前来上海做短暂考察的他与《周末画报》进行了交谈,并第一次向媒体透露了自己未来五年的计划和藏品数量。

《追忆似水年华》100年

巨著会吸引许多优秀的人写关于它们的书,莫里亚克、贝克特和乐维尔写过小书谈论普鲁斯特的小说。在《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出版100周年之际,法国作家安卡•穆斯坦写了一本小书,介绍普鲁斯特的读书情况。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