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谜眠,积水倒映出红色电话亭的剪影,叛逆、混搭、年轻与摇滚,不管是1970年代的朋克诞生还是1980年代的西区故事,“传统与反叛”是最好的英伦诠释,浓重的街头文化激活了男装的新潮流。
疯狂的继续疯狂,个性的继续个性,再加上从世界各处涌来的新面孔新设计,伦敦男装周以独具一格的姿态为全新的2015春夏开启了创意横生的一面。数码时代的种种印记不仅反映在系列的设计与呈现上,在报道形式上亦是如此,在经过了iWeekly、微博以及微信平台的全程直播报道后,回归纸质,让我们进行速食之后的消化。
伦敦男装周精彩纷呈,走上街头的路人们也毫不逊色,无论是气质优雅的英伦绅士,还是前卫时髦的年轻潮男,没有他们都不足以是一个完整的时装周。
伦敦是各大时装周中最新人辈出的平台,此次植根于青年文化的Fashion East又展示了数位风格截然不同的新鲜设计师。其中,Marques'Almeida这对设计组合让上一季的嬉皮青年踏上了一场穿越国境的公路旅行,没有洗过的生单宁布被拉扯出破碎的流苏,舒适的针织和松软的皮草诠释着放浪的波希米亚精神。设计师Martine Rose的整个春夏系列只有一套造型,在两尊纯白的古希腊雕塑之间,孤独的模特在oversize的运动长裤和厚重皮革的包裹下,与周遭的环境形成强烈对比。
Phoebe Philo个人的率性,她的顺天知命,在现今时装界都算难得。一个百分之百忠于自己的时装设计师,不跟大队做主流做的事,不因市场而妥协。2008年,她执掌Céline时,曾淡然说,只是设计一些自己想穿的衣服,巧合地,这些衣服又博得别人喜欢,一切便自然而然地发生了。6年后,当她带着Céline大秀踏入北京时,给我们的回答依旧如此。她的形象,本质就是跟着当代女性的脉搏一同跳跃。在她建立的时装体系里,没有高潮,只有不断的确认和否认。
自2010年起,比利时设计师Olivier Theyskens已在Theory工作了四年之久。如今,在完成了2015早春系列之后,这位时装界的“黑暗王子”又将再次离开他的雇主,寻觅并开辟新的职业道路。尽管天赋卓绝,但这位颠沛流离的时装金童,又将何去何从?
硬质的聚酯玻璃纤维物质、木头、金属铁架、爱丽丝仙境等等都曾出现在非裔荷兰设计师Marga Weimans的作品中。即日起至11月22日,格罗宁根博物馆将揭露Weimans在思考设计服装作品的过程中如何力求素材与形式上的大胆突破。
这是一幅张冰运用电子配件制作的曼哈顿高空全景。即日起至9月13日,Bottega Veneta上海外滩益丰•外滩源二层的艺术空间正在举办“虚构的快乐”。本次展览邀请了中国七位摄影家与艺术家,了解他们如何以摄影方式展现自己的想象力,以虚构的方式给出他们对于现代生活与文化的个人理解与解释。
纽约上月再添一项地标性景点:9 / 11纪念馆(9/11 Memorial Museum)。该纪念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剪彩,位于原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下,总面积达11241平方米,由美国建筑事务所Davis Brody Bond设计。这个全新空间将成为展示与定格13年前这段惊人历史的大本营,里面不仅展示了与该事件有关的一系列文件、世贸中心的地下连续墙等实体遗物,还探索了该事件对人类历史造成的深远影响。
Atelier Swarovski与前卫时装屋Vik tor&Rolf正在探索质感、亚光和闪耀效果的无限潜力。最终,他们在引人注目的黑钻色调中嵌以闪耀及亚光仿水晶组合呈现完美对比。
在Sergio Rossi新上任的设计总监Angelo Ruggeri眼中,“当今女性可以更自由表现自己的个性,而不必迷恋高跟鞋作为女人味的象征”,他从大自然中选取象征元素,甚至为鞋子们设定了相应的童话人物。比如美人鱼,这一来自Sergio Rossi的形象标志,也在2014秋冬系列中通过刺绣和形似鱼鳞般的亮片为女性描绘出迷人气质。
佛罗伦萨的Pitti Uomo几乎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男装周”。它不只是一场单纯的展销会,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展商可以随心所欲地布置展间,尽可能地施展创意。每一间临时搭建的展厅,其精美程度都不亚于精品店。在这里,可以清楚地了解下一季流行用色、图案和材质。新锐设计师在这里也更容易找到与买手套近乎的机会。每一个拐角处都少不了穿着时髦的男士,撞色、经典、老派、出奇的穿搭方式,为这场男装展博得了“孔雀男乐园”的雅号,也免去街拍摄影师四处找景的奔波。
在韩流如此恣意横行的当下,我们借着“植村秀樱花轻肤洁颜油”发布会邀请到郑容和先生空降上海的契机,冲破粉丝们的重围闯进了这位花美男下榻的酒店,采访到了这位被粉丝们称为“暖男第一人”的容和欧巴。
到了该大秀身段和皮肤的时节,美容院的“打磨”、医学美疗的“速补”抑或是居家的各种保养“伪妆”,都能助你完成美体冲刺,以更漂亮的姿态拥抱热情季。
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近日开幕,这是积家与上海国际电影节自2011年以来的第四次携手,双方合作的“修复经典电影”项目让数部沉睡的老电影再度苏醒,推动了中国电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