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企查查数据显示,上海青客公共租赁住房租赁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客公寓)关联近千条限制消费令,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1月18日,企查查新增案件公告,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接受了青客公寓在1月4日提交的破产清算一案。截至2022年1月24日,其股价已经跌破1美元,最新报价为0.47美元/股,相较于高峰时股价已经跌超97%。
青客的败局既有长租公寓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的缩影,也有其自身经营不善的原因。这家公司成立于2012年,青客公寓风光时,曾覆盖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武汉、北京、成都等城市,管理房源超过9.7万间。青客公寓共获得过5轮投资,投资方阵营中不乏达晨财智、赛富、摩根士丹利等知名投资机构。2019年11月5日,青客公寓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QK”,开盘价17.3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约2%。截至上市首日收盘,青客公寓股价报17.64美元,涨幅3.76%,市值超8亿美元。
不过财报显示,青客的盈利状况一直都不乐观。2020财年,青客公寓净亏损达15.34亿元,同比扩大208%。在此之前,2017~2019财年青客分别亏损2.45亿元、4.99亿元、4.98亿元。
随着国家对租金贷的收紧,资本迅速转冷之后,长租公寓企业资金链进一步趋紧,再叠加新冠疫情的冲击,整个行业雪上加霜。从2020年开始,市场亦陆续传出青客拖欠押金、合同纠纷、资金链危机以及倒闭跑路等负面消息。
压力之下,这家公司以亏损为由对部分旗下管理的未满租房源“强制降租金”,对于不接受降租的房主采取解约操作,由此遭到大量房主维权。在疫情特殊时期,通过“趁火打劫”的方式缓解现金流,“两头吃”行为不仅丧失了客户的信任,也极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为了自救,青客决定调整资产结构,将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部分房源转让给建设银行集团旗下的建信住房,而青客则转而担任服务商的角色,通过收取服务费的形式实现盈利。
轻资产模式本应可以让这家公司脱困,然而,在调整了资产结构之后青客却选择了逆势扩张。2020年7月,青客公寓以1.3亿美元收购7.22万套公寓房源,此前还于2019年12月并购天津一公寓品牌企业,随后又收购四川领先公寓品牌在成都和重庆资产,此次并购完成后,青客公寓通过并购获取的租赁单位累计约12.1万个。这一收购并没有提升青客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反而使这家公司本就脆弱的现金流更加岌岌可危,也让公司进一步坠入深渊。
此后,该公司高管团队也发生变化。2021年1月,其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金光杰因个人原因辞职,董事、首席运营官兼副总裁屈成才接任。
为何包含青客在内的长租公寓企业会面临众多困境?有分析指出,早期长租公寓通过“高进低出”抢占房源,导致成本端资金压力大。并且,利用时间差,通过长收短付的方式形成资金沉淀用来扩张规模,较大的经营杠杆潜藏了巨大的风险,也带来了资金占用等问题。
青客所处的实际上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行业。自如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青年租住生活蓝皮书》显示,预计到2022年,中国住房租赁市场人口将达到2.4亿。长租领域的创业公司一度井喷式冒出,高峰时期,国内同类型的长租公寓企业多达上百个。然而,在青客公寓之前,已经有多家长租公寓企业陷入了“疯狂扩张、经营不善、暴雷、跑路”的恶性循环。
潘石屹曾直指长租公寓商业模式的痛点,“我不建议去做长租公寓,这个生意一定是亏的。”他是给予盈利点来看长租公寓的。他认为,做长租公寓就一定会向银行贷款,但贷款建成后,租出去的回报率最高不超过1%,即便租房价格翻番也是亏本买卖。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租公寓的角色决定了它是靠利差来赚钱的,正常来说,慢慢做项目,一个一个来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现在许多政策都在扶持长租公寓。只要长租公寓企业肯放缓脚步,暂且“割让城池”,让房东笑着收益,租客住着安心,在长久的生命周期中不仅不会越来越被动,反而会塑造更加硬核的壁垒。
和中国频繁爆雷的状况不同,在西方,长租公寓模式发展更为成熟。美国典型的公寓企业是 EQR,专注于经营和管理公寓的运营企业,目前市值超过320亿美元。其成立于1969年,1993年上市,成为美国第一家上市的公寓型REITs,并于2001年纳入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它拥有数十万套公寓,专注于加州、纽约、旧金山、华盛顿、波士顿、迈阿密等主要城市。此外还有美国最大的学生公寓商Greystar,拥有上万套学生公寓,2013年进入英国市场,通过并购规模超过3万套。
EQR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运用旗下公寓获得租金收入(租金收入占比稳定在99%以上),而盈利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来自公寓的租金收益,另一部分是出售公寓后的获得的资本利得。EQR在物业上的大规模收购,得益于高效融资的支持,而这主要得益于美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便利,保障了公司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根据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的分析,与美国的出租公寓市场相比,目前我国的出租公寓市场既没有低融资成本的优势,也没有高租金回报的优势。在过去10年中,我国的出租公寓市场一直处在净租金回报低于融资成本的时代,即“资本化率﹤自主开发的投资回报率﹤融资成本”的周期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以长期持有为目的的收购或开发行为都不是价值最大化,而以出售为目的的开发,会成为市场最明智的选择。此外,中国公司在获得房源上也表现得极不理性。EQR在物业上的扩张主要通过大规模收购实现,而国内长租公寓企业,为了抢一套房源,竞争堪比拍卖现场。
尽管中国长租公寓第一股陷入了绝地,但长租公寓仍是有利可图的行业。仲量联行预计,未来能在中国长租公寓行业拔得头筹的运营商要具备资本实力、物业资源以及品牌忠诚度,以实现轻重资产相结合的长期发展策略。更多运营商将会重新考量运营策略,前期通过加大重资产布局来扩大规模并证实自身运营能力,以推动其未来更广阔的轻资产规模扩张,以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编辑—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