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观点 | 周轶君:遥远的相似性

观点 | 周轶君:遥远的相似性

摘要: 拨动心弦的共鸣

iWeekly

我相信写作是一种calling召唤,并非训练所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们都会说起自己何时开始认真写作。今年获奖的安妮·埃尔诺20岁开始写作,但她说,1972年到1981年,也就是32岁之后的十年左右,确定了她对写作的渴望。除了这样的命定,她受到关注,自然也因为女性身份。“我只是一个在写作的女人。”埃尔诺本人并不屑于“男作家”或“女作家”的区分。

有意思的是,安妮·埃尔诺的作品几乎全是自传,她的恋爱、她的堕胎经历,还有她的父亲母亲。《悠悠岁月》(The Years)更像是百川汇海,把她的人生与整个法国的集体回忆串联起来,成为时代的影集。由她的创作小说改编的电影《正发生》(Happening),聚焦上世纪60年代的法国女生,上映之时恰逢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确立堕胎权的判例,激起广泛而强烈的反响。片头的画外音:“Can you help me(你可以帮我吗)?”穿越数个世纪,仍然直击当代女性内心最强烈的愿望。

一滴水中见到整个世界。安妮·埃尔诺成长时代深受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她还曾与作家波伏娃通信。不过她始终对萨特的“身份自我定义”持怀疑态度,认为个人在历史中未必能描摹自我。她的生活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倒有点像德国哲学家康德,终其一生没有走出过生活的小镇,却思考着无远弗届的问题。埃尔诺的个人经历能折射法国社会,也能扣响不同时代女性的心灵。这让人想到霍金说自己最为感动的是“遥远的相似性”。当被问到世上什么最打动他,霍金认真思索之后回答,是那些不相干观察对象之间的联系(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observations),比如生物学中的双螺旋结构,比如物理中的基本方程式。

安妮·埃尔诺说她的写作动力,来自于一种见证“存在感”的冲动。而对于读者来说,拨动心弦的是她个人生活与芸芸众生正发生的共鸣,是悠悠岁月未曾磨灭的相似性。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