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ekly
微博上有人问我一个问题:世界会变好吗?看似一句即兴感叹,我意识到,未有一个简单的回答。
为了界定讨论的边界,我回问了一句,什么是“好”?收到的回复五花八门:尊严、自由、体面、安宁、平等、多善少恶、安居乐业、少战争、以人为本、弱势群体能够得到基本的保护……
有人说,这是一个浪漫的问题。我倒觉得这是个可以解析的问题。如果你生活在石器时代,或是兵荒马乱之中,恐怕首先想到的是“吃饱穿暖”“和平稳定”?所以,“好”的定义是发展的。发展,又不等于忘记“吃饱穿暖”“和平稳定”,回复中对战争的担忧,反映了对“好”的基本诉求贯穿任何一个时代。
更多人在此已经想到“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从最底层的“生理需求”逐渐向上是“安全”“情感”“尊重”“求知、审美”,到塔尖的“自我实现”。如果都想要,而且同时想要,算不算贪心?据说马斯洛本人并没有画过金字塔图,他虽然强调层次,但没有说过这五个层次在人身上不会同时出现。未能满足温饱的人,难道不能追求爱与尊重,不能追求美?这个不难理解,想一想,岩洞里画壁画的人,也许为明天的食物发愁,也为着墙上的线条喜悦。历史上的人,伤着的饿着的,都曾仰望星空——这些需求同时出现,不难理解。
那么,有没有哪段历史时期,这世界同时满足了所有人的所有需求,达至“好的世界”?不同文明的所谓“黄金时代”,极有可能是以另一群人的“至暗时代”作为代价的。远洋贸易与殖民掠夺、财富积累与奴隶买卖、信仰与异教徒……雅典作为民主雏形时,女性与奴隶是在这“好”之外的。“好”,可能总是对一个时期、一群人而言的,是一种未能遍及的“惠”。所以很赞赏回复中有人提到“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好变得更好,来自于受益者的觉醒,要扩大“好”,与人分享“好”。
“好”的观念无非物质的,与非物质的。物质的,是繁荣富裕,非物质的是精神渴求并由己及人。追求“好”,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动力,有了“好”,还要追求“更好”,就是经济发展、权益拓展、观念更新的历史。可以说,人类对“好”的向往是没有止境的。
然而,什么时候变坏了呢?有好的开始,未必有好的结局。历史上的“好”扩张到一定程度,相生的“坏”,也悄然长大。比如,许倬云先生《现代文明的成坏》一书,讲得就是福祸相生的历史因素。商业、科技、信仰的发展,如何成就了富足的社会、强大的国家,又如何因此走入僵局或迷途。很可惜,也正是因为对好的向往不息,社会很难停留在“好”,而不会变坏。
那怎么办?现在是变好还是变坏?许先生的答案是:唯一可知者,如果我们听其自然,未来的发展方向,变坏的可能性大于变好的可能性。许先生呼吁人类中的每一员“负担起各自的责任”。这么一听,很多人会说:那太宏大了,我怎能负责?我借另一位朋友最近的感慨来试图回答:如果没有追求最好的途径,请用底线思维。不嫌弃任何一个学生,是学校的底线。不拒绝任何一个病患,是医院的底线。不作恶,是为人的底线。想想“好”是什么,推己及人是什么,其实不难辨认出恶。
内容来自《周末画报》,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