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封面故事|“现代美第奇”尼古拉斯·博古睿

封面故事|“现代美第奇”尼古拉斯·博古睿

摘要: 亿万富翁的智识开拓

iWeekly

亿万富翁尼古拉斯·博古睿曾因不买房产,终年居住在酒店而被媒体称为“无家可归的亿万富翁”。他出身优渥,早年挣得大笔身家,之后成立智库,召集顶尖学者与政治家,研究区域治理、国际政治与气候变化等议题。3月末,他收购了威尼斯古迹迪多宫(Palazzo Diedo),将它改建为艺术展览馆,宫殿将于2024年正式对外开放。获得博古睿智库支持的人将他比作靠人脉与财富影响欧洲政治、艺术领域的美第奇家族。“昔日无家可归的亿万富翁,如今要变成慈善国王。”《纽约时报》在博古睿的最新采访中评价。

尼古拉斯·博古睿符合影视作品中“古怪亿万富翁”形象的所有标准:身家29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名下却没有房产,不买豪车或名表。“无家可归的亿万富翁”,媒体给常年住酒店的博古睿起了这样的绰号。当《金融时报》记者吉莉安·泰特好奇地询问他是不是真的没有固定住所,他的衣服应该存在哪里时,博古睿回答:“很幸运,作为一个男人,我不需要太多东西。我没有什么个人物品,一些文件,几本书,几件衬衫、夹克、毛衣。它们可以装在一个纸袋里带走……我不太重视物质,我也不喝酒。”


“我无法想象一个21世纪的亿万富翁将财产装在一个纸袋里。”泰特感叹。博古睿的兴趣在豪车名表之外。他出身优渥,早年通过投资挣得大笔身家,之后成立智库,召集顶尖学者与政治家,研究区域治理、国际政治与气候变化等议题。3月末,他收购了威尼斯古迹迪多宫(Palazzo Diedo),将它改建为艺术展览馆,宫殿将于2024年正式对外开放。获得博古睿智库支持的人称他为“现代美第奇”,这个意大利名门望族在15世纪至18世纪的300年间,靠财富与人脉影响了欧洲的政治、艺术与科学领域。“昔日无家可归的亿万富翁,如今要变成慈善国王。”《纽约时报》在博古睿的最新采访中评价。

“当代美第奇”的野心

56岁的博古睿最后还是买了房子,带着两个孩子住进了比弗利山庄的庄园里,这是后话了。在2021年定居洛杉矶之前,博古睿总被媒体形容为“四处流浪”“无家可归”,他坐着湾流私人飞机往返于全球各五星级酒店,约会美女但很少出现在社交媒体或狗仔队的镜头中。博古睿对媒体说,这种漂泊,“对生活不同寻常的态度”源于他的少年时期。比起贝索斯这样白手起家的富翁,博古睿很幸运。1961年,博古睿出生于巴黎。他的父亲海因茨·博古睿是德国最有名的艺术藏家之一,与毕加索、米罗和康定斯基家族来往甚密。母亲贝蒂娜·莫西是德国第一部关于犹太大屠杀的电影《漫漫长路》的女主角。因为父亲的影响力,博古睿从小衣食无忧,家中全是关于艺术的书籍。博古睿的弟弟回忆,哥哥继承了父亲的商业头脑,每次在家玩买卖游戏,“几小时后就会疑惑,我哥哥为什么能赚到那么多‘钱’”。博古睿却形容自己童年过得很孤独,“比起孩子,我父亲更在乎他的艺术品”。青少年时期,博古睿逐渐叛逆。到瑞士寄宿,因为违反校规、与教师争执被开除。他最终“迫不及待地离开欧洲”,到纽约大学学习,“我想看看现实世界与资本主义是怎样的”。


父亲的财富无疑是他成功的基石。从纽约大学金融学专业毕业后,博古睿先在投资公司房地产部门任职,用投资房地产获得的25万美元成立对冲基金,投资遍及全球的房地产、基金与保险行业。他曾经的同事评价,博古睿“成熟、聪明而老练,超乎人们的想象”:“他很有耐心,能一以贯之,在事情波动时总能保持稳定。”但博古睿从未对媒体公开自己的商业故事。《金融时报》报道,曾有荷兰杂志制作关于他的特写,博古睿选择买下所有印刷本,试图销毁,理由是自己“想保持隐私”。他认为自己的商业成功与家庭背景没有太多关系:“我的父亲帮助我完成了学业,但之后的事情都是我自己做的。”

在快速积累财富的这段时间,博古睿的生活不难想象:纽约第五大道的豪宅,迈阿密的私人岛屿,在洛杉矶举办名流晚宴,与模特约会。至此,这都是一个富豪的普遍故事。是什么让博古睿最终变得与其他亿万富翁不同?2000年,也许是厌倦了名利场的生活,他卖掉了名下所有房产,保留了私人飞机,开始在全球各地的豪华酒店中流连。他重新回到课堂,找到加州大学哲学教授布莱恩·柯本哈福学习亚里士多德、尼采与萨特。柯本哈福称自己没有收取任何学费,但要求博古睿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捐款。


“与柯本哈福的学习是博古睿通往新角色与新生活的跳板。他如今想利用自己的财富在思想领域有所建树,不是促进自己的思想,而是为其他顶尖头脑提供资金与空间来思考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纽约时报》写道。如今回望,博古睿甚至说自己从未在金融行业中获得任何满足感,他觉得自己并没有创造什么,更值得尊重的是与他打交道的每个人和他们的头脑。

▲博古睿与内森•加德尔斯合著书籍《革新民主:在全球化与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治理》发布会。

当同为亿万富翁的杰夫·贝索斯和埃隆·马斯克烧钱探索太空,比尔·盖茨关注公共健康与慈善领域时,博古睿将目光看向政治、公共政策与艺术领域。2010年,他成立了智库博古睿研究所,招募学者、顾问与政治家。智库如今有关于21世纪全球挑战、欧洲未来与加利福尼亚城市管理的几个项目。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麦克·斯彭斯、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谷歌母公司Alphabet执行总裁埃里克·施密特等人都是成员。博古睿为研究所提供超过5亿美元的资金,因为阵容强大,研究所被称为“小型达沃斯”。智库每年帮助G20峰会制定议程,还花费1200万美元帮助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布朗通过“雨天基金”法案,该法案允许在联邦政府税收收入减少时,启用基金中的救助款项保证政府正常运行。


公益组织领导者泰德·哈斯坦德对《洛杉矶时报》说,博古睿投钱给智库行业的做法很罕见:“许多智库研究机构必须从一开始就拿出令人信服的想法来吸引富人投资,许多机构艰难维生,但如果一开始就有资金支持,智库的活动空间就多了许多。”博古睿研究所也来到中国,成立“博古睿研究院中国中心”,2018年在北京大学揭牌成立。与他一起创立博古睿研究所、领英创始人雷德·霍夫曼说,超级富豪总是像一只收音机,他们只想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别人认同。博古睿是个意外,“他真的想与你讨论问题”。

▲博古睿与艺术家蔡国强。

“我认为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最大影响的是政治制度、政治环境与政治背后的思想——文化、哲学与宗教。我是在巴黎长大的德国人,我一直对东德与西德的历史很着迷。”博古睿说。除了政治与哲学领域,他在艺术界同样大撒钞票,博古睿研究所收购了威尼斯的卡萨帝玛丽娅宫,用来展示他收藏的马蒂斯、安迪·沃霍尔与达米恩·赫斯特等艺术家的作品。博古睿德弟弟奥利维尔·博古睿是艺术史学家、策展人,曾被《华尔街日报》评价为“在艺术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今年3月,博古睿在意大利威尼斯买下第二座宫殿迪多宫。宫殿已计划在2024年展出美国艺术家斯特令·卢比的装置艺术。按照博古睿的计划,迪多宫将是博古睿艺术与文化计划的一部分,展出他的个人收藏、邀请艺术家进驻、举办研讨会。博古睿收藏的美国艺术家杰森·罗德斯与瑞士艺术家乌尔斯·费希尔的作品将在这里永久展出。博古睿曾多次被艺术资讯网站ARTnews评为全球200名顶尖收藏家之一。他还签署倡议,决定在死后捐出至少一半的财富。

▲博古睿买下的意大利迪多宫。

为何博古睿要做这些善事,他从对冲基金市场转向尼采与国际政治的动力来自哪里?“探寻博古睿的做事动机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自我与利他主义,今天的名誉,明天的遗产,这些都是紧密缠绕在一起的线索。”《洛杉矶时报》写道。博古睿说他最喜欢的书是德国小说家黑塞的《悉达多》:古印度贵族乔达摩·悉达多为追求心灵平静,踏上觉醒成佛之旅。2016年,长期单身、曾坚定不要孩子的博古睿有了一双儿女。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强烈建议他“一定要有自己的孩子”。博古睿说这完全改变了他的生活:“我像许多女性一样感受到一股强烈的荷尔蒙,希望在自己离开后留下点什么,希望创造生命、与他们连接。”


2015年起,博古睿研究所每年拿出100万美元奖励在哲学与文化领域“深刻塑造自我理解的人”,希望“填补诺贝尔奖对哲学与文化领域的空白”。2019年,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露丝·贝德·金斯伯格获颁博古睿哲学与文化奖。2020年的获奖者是医学家、哈佛医学院全球健康与社会医学系主任保罗·方马尔。2021年得主则是澳大利亚哲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彼得·辛格。博古睿称他本人不在奖项评选委员会中,好让专业委员会可以独立选择。他又花费数亿美元在洛杉矶购买土地,建立学者中心。他花费巨额资金做慈善的行为当然引发一些批评,哈佛大学哲学系主任爱德华·霍尔就提出,博古睿不够了解哲学与学术的运作方式,他成立的奖项影响力并不大:“这样的奖项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当然,如果有亿万富翁想用他的钱来关注人文学科,这不是坏事。只是人文科学现在更需要的是被传播到普罗大众那里,否则反而贬低了探索人文学科的价值。”博古睿解释道:“我认为我做的一些工作是非常自私的。研究所让我能与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在我关心的主题上讨论,我很幸运。”

▲博古睿与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露丝•贝德•金斯伯格。

“博古睿希望’赋予思想力量’,强调‘勇敢、创造性思维’。将他比作美第奇是有道理的。”《纽约时报》写道,“从一种角度看,西方文化的历史就是富人资助艺术家、音乐家与思想家的故事。哲学家埃德蒙·伯克说‘赞助是富人对天才的敬意’,这的确也是财富带来影响的一种表现。美第奇家族是如此,博古睿也是如此。”


内容来源于《周末画报》

撰文—林湃

编辑—Y

图片—GETTY 、视觉中国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