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俄乌冲突如何砸了人民的饭碗?

俄乌冲突如何砸了人民的饭碗?

摘要: 粮食不应成为武器

iWeekly

3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出警告称,由于乌克兰局势恶化,国际食品和饲料价格可能会上涨8%至20%,世界正面临数亿人的“灾难性饥饿”。乌克兰与俄罗斯都是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国,两国小麦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大约三分之一。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一些农产品,特别是小麦的价格持续攀升,不少国家的商户和消费者已受到了冲击。而近日乌克兰政府对小麦等农产品实施出口禁令,更是让外界对全球粮食危机的担忧进一步加深。

 

一场全球粮食危机近在眼前

 

化肥巨头雅苒国际集团(Yara)总裁霍尔斯特(Svein Tore Holsether)表示,世界正在走向一场可能影响数百万人的粮食危机,“这不是我们是否会发生粮食危机的问题,而是这场危机会有多大”。其中,价格高涨和供应短缺是粮食危机的两大直接表现。

 

俄罗斯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全球农产品价格暴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今年以来涨幅一度超过70%,创2008年3月以来新高。玉米和大豆期货价格今年以来分别上涨约30%和超过25%,分别创2013年和2012年以来最高价位。3月11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出警告称,由于乌克兰局势恶化,国际食品和饲料价格可能会上涨8%至20%。

 

另一方面,不少地区已经开始出现粮食供应的短缺,如严重依赖俄乌粮食进口的埃及、黎巴嫩等国家。据悉,埃及所需的小麦70%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黎巴嫩一半以上的进口小麦由乌克兰供应。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去年11 月警告说,世界正面临数亿人的“灾难性饥饿”。粮食危机也在引发巨大的连锁反应,其中包括粮食短缺导致的难民迁徙、人道主义危机的加剧以及国际局势不稳定状态的持续。

 


俄乌冲突如何砸了人民的饭碗

 

《金融时报》指出,全球粮食危机来自三重压力:气候异常、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和俄乌冲突导致的供给问题。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计划署和欧盟共同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0年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中,有至少1.55亿人正在陷入重度粮食不安全的状况中;2021年,受到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粮食体系进一步遭受冲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指出,2021年全年至少有1.9 亿人陷入重度粮食不安全的状况中;2022年以来,新冠疫情叠加地缘政治动荡,全球粮食危机愈发成为一把悬在人类社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此次冲突的双方都是粮食出口大国。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是世界第五大小麦出口国。它们共同提供了全球19%的大麦、14%的小麦和4%的玉米供应,占全球谷物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金融时报》指出,一系列的军事冲突和对俄制裁已经导致部分乌克兰境内的农业和贸易公司在粮食生产、加工和物流运输方面出现了全面停工状况。


 


从作物生产角度来看,3—5月全球小麦和玉米将进入重要的播种期。《金融时报》指出,如果俄乌冲突持续两个月,那么乌克兰的小麦和玉米将错过极为重要的播种月。尤其是小麦,通常3月上旬小麦就迎来播种季,而4月下旬播种季将临近结束。另外,由于乌克兰的黑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乌克兰中东部地区,受俄乌军事冲突的直接影响显著。

 

在物流运输方面,不像液化天然气或石油资源可通过石油管道向欧洲运输,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粮食出口主要是依靠船运通过黑海经土耳其海峡进入地中海。战时状态下,乌克兰的多处港口仍处于关闭状态,而对于俄罗斯而言,西方制裁导致许多买家不敢订购俄罗斯商品,银行不愿意为俄商品贸易提供融资,这让俄罗斯农产品进入全球市场变得更加困难。联合国粮食计划署(WFP)警告称,俄乌两国的供应链紊乱将危及全球数以百万计民众的粮食安全。

 

此外,出于对粮食短缺的顾虑,不少粮食出口国已经开始向内转。乌克兰政府已于3月10日发布公告称,将禁止出口小麦、燕麦、小米、荞麦等其他重要粮食作物,以在紧张局势下优先确保养活本国人民。与此同时,埃及已禁止小麦、面粉、扁豆和豆类的出口。作为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还收紧了对棕榈油的出口限制。此外,包括阿根廷、土耳其、保加利亚在内的多个粮油出口国也开始实施出口管制,确保本国供应。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预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将增加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但依然无法弥补黑海地区的供应缺口。目前来说,乌克兰战争依然看不到停火的迹象,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也远未到收手的时候。长期而言,全球农产品供应将进一步趋紧,价格继续上涨。


 

粮食不应成为战争武器

 

《纽约时报》指出,国际社会现在应该采取行动,压低粮食价格,并且确保粮食供应到达贫困国家,避免由俄乌冲突蔓延出的粮食危机日益加剧。

 

一方面,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各国应避免限制粮食出口,尽可能地保障全球粮食供应。同时,通过压低能源价格和保持开放的肥料贸易以降低化肥价格,帮助世界各地的农民减少种植作物的成本。

 

《纽约时报》写道,食品价格之所以居高不下,不仅是因为俄乌冲突,还因为棕榈油和大豆油在欧盟重新被用于生物柴油燃料,在美国被用于乙醇。如果能将粮食从这些用途转移到食品供应上,可以通过弥补俄乌的供应损失来帮助降低价格。

 

另一方面,依赖乌克兰和俄罗斯粮食的国家也应该加强与其他粮食生产商的合作,以实现农业供应链的多样化。

 

更重要的是,不应让粮食成为战争的武器。《纽约时报》认为,无论如何,粮食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北约及其盟国必须仔细评估对俄罗斯的制裁,以确保这些举措不会加剧贫困国家的粮食短缺。


新闻与图片来源:纽约时报、金融时报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