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中国队创钢架雪车历史,这项运动有多危险?

中国队创钢架雪车历史,这项运动有多危险?

摘要: 死亡时速外,也有头盔艺术美

iWeekly

2月11日晚,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第4轮比赛结束,中国选手闫文港以4分1秒77的成绩摘下铜牌,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枚钢架雪车冬奥会奖牌;殷正以4分2秒13的成绩位列第5名,并以4秒58的成绩创造了赛道出发纪录,在中国赛道滑出了世界速度。此前,中国男子钢架雪车冬奥会的最好成绩是耿文强在平昌冬奥会上创造的第13名。一直以来,普通民众对钢架雪车这一运动知之甚少,这个项目到底怎么玩,又为什么会被称为“最危险的项目之一”,且听iWeekly介绍。

创造中国历史

1997年出生的闫文港来自天津。2016年,他通过跨界跨项选进入刚刚组建的国家钢架雪车集训队。2018年12月7日,闫文港在德国国王湖一举夺得中国钢架雪车历史上首枚欧洲杯金牌。2019年,他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男子钢架雪车金牌,展现自己的出众实力。经过条件严格的国内选拔赛,闫文港最终携手殷正在“四选二”的竞争中胜出,获得了代表中国队出战北京冬奥会的资格。

▲图源:人民日报。

由于速度快、危险性高,钢架雪车一直被称作冰雪界的F1,但闫文港表示自己非常享受这种高速滑行的感觉,特别是第一次站在冬奥会的舞台,他觉得特别开心。“参加北京冬奥会是我的梦想。因为这几年努力了那么多,就要把更好的自我展现出来,不辜负祖国和家乡人民的期待和支持。我知道天津人民都在关注我的表现,也会在家看我的比赛。”闫文港表示,从跳远转项钢架雪车7年来,自己一直盼着能在冬奥会的赛场为国争光。“想太多,就会撞得很惨,所以必须投入、专注,通过一次次的滑行不断提高水平。”


据悉,2月12日晚,女子钢架雪车第三、四轮比赛将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打响,担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女旗手的“00后”小将赵丹和队友黎禹汐在第一、二轮比赛中暂列第4、第10位。这是中国女子钢架雪车项目首次征战冬奥会,两位中国姑娘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中国选手黎禹汐在北京冬奥会女子钢架雪车项目比赛中。图源:新华社。

什么是钢架雪车?

冬奥会并不缺少极限运动。但其中一项比较独特的比赛项目就是钢架雪车——运动员将以每小时140公里的速度头朝下跳入结冰的斜坡。


钢架雪车是一项冬季运动,运动员通过奔跑和跳跃,最终腹部朝下紧贴雪车,面朝前方,在跑道上快速滑行,用他们的腿和肩膀控制方向。它与雪车相似,不同的是运动员是头朝前,而不是仰卧着。

▲钢架雪车赛道。

钢架雪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三大滑行项目之一,与滑雪和雪车并列,竞争非常激烈。男子和女子比赛都是由两天内的四组跑加在一起组成的,两组时间加起来最快的运动员为冠军。


钢架雪车来自传统的冬季活动雪橇,这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瑞士。该项目在1928年的圣莫里茨奥运会上首次亮相,但因为过于惊险刺激,曾两次被取消冬奥会资格,此后中断了52年。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它再次出现在奥运会项目中,从那以后,它一直是冬季奥运会的一部分。

多年来,英国在这项运动中获得的奖牌最多(9枚),紧随其后的是美国(8枚)。英国队的莉兹•亚诺德(Lizzy Yarnold)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和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获得了两枚钢架雪车项目的金牌,数量为世界第一。


在过去的三届奥运会上,主办国都获得了男子钢架雪车金牌。媒体普遍认为,主办国拥有优势,因为他们自己的运动员可以在训练时就使用比赛专用道。


 “狡猾的”钢架雪车

目前,研究人员仍在研究如何让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快——其他的滑橇运动提供了更清晰的获胜途径:雪车运动员通过拉动连接在转向螺栓上的两根绳子来转向、雪橇手通过弯曲小腿肌肉和抓住雪橇把手来控制方向。但钢架雪车项目的运动员只能通过轻微的耸肩或踢腿来试图加速。运动员、教练和研究人员一直在在努力破解该项运动的空气动力学,哪怕是最轻微的抽搐都可能改变运动员的滑行轨迹,从而对成绩做出改变。2018年,来自维尔京群岛的骨瘦瘦的运动员凯蒂·坦南鲍姆(Katie Tannenbaum)告诉《纽约时报》:“甚至有几次我只是用眼睛看(不用做任何事)。”


据国际雪车联合会(International Bobsleigh and Skeleton Federation,简称IBSF)表示,钢架雪车的发明只是一时兴起。尽管“钢架雪车(Skeleton)”这个名字听起来像一项看似直面死亡的运动,但它的起源却很模糊:“这个词可能源于一个英语化程度很低的挪威词,也可能源于它自身的稀疏骨架。”

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机械工程师蒂莫西·魏(Timothy Wei)说,所有的滑橇运动的物理原理都很简单,不管是雪车、钢架雪车还是雪橇,都是靠是重力把你拉下跑道。”他在流体动力学方面颇有研究,还与许多钢架雪车运动员合作。“但关于钢架雪车的非专利研究很少,并且主要集中在起跑阶段,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推着雪车向前跑以产生速度。科学家们研究了跑步阶段的理想步数、理想步长和频率,甚至臀部、膝盖、脚踝和大腿的理想角度。但科学家们对更可怕的滑行阶段的机制了解甚少。”


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有很多。钢架雪车的滑轨对身体的要求非常苛刻:运动员在转弯时要承受4到5个重力的压力,还必须承受跑道发出的震动。 “运动员每天不能练习超过两到三次,”魏博士说。“在一季训练结束的时候,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运动员都(因运动伤害)无法清晰地思考。”因此,跑步者可以随时练习跑步,而钢架雪车运动员每年只能累积几个小时的训练时间。

同时,由于测试的机会很少,钢架雪车运行在逻辑上很难研究。国际雪车联合会列出了世界上17个赛道,都位于北半球。这种排他性为其他希望训练的国家制造了经济和环境障碍,更不用说参加奥运会了。赛道通常是蜿蜒曲折的,像过山车一样,当运动员在赛道上飞驰时,很难持续地观察他们。根据魏博士的经验,观看比赛意味着“你只需要看着这些家伙冲刺,然后消失在隧道里,随后他们就消失了。”他补充说,“没有办法确切地知道运动员在整个跑道上做了什么,并从中获得数据。”但在一场胜利差距通常只有百分之几秒的比赛中,对于运动员来说,了解减缓滑行速度的空气动力是至关重要的,以便将它们最小化。“当你的脸朝向冰面时,你可能很难知道调整脚的位置或在雪车上上下滑动是否真的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十多年前,魏博士建立了一个系统,模拟运动员在实际的滑行中所受的阻力、还使用戏剧雾机进行了测试,以揭示空气是如何在运动员的身体和头部盘旋的,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减少阻力的方法。然而,模拟的系统始终无法复制真实赛道的未知,在真实赛道上,某些元素——冰上的小突起、风况、室外温度——总是运动员无法控制的。


与其他滑冰赛项目相比,钢架雪车的部分魅力可能在于,它要求运动员放弃在冰上对自己命运的完全掌控。“尽管它看起来非常疯狂,但从很多方面来看,它是滑行运动中最安全的,这有点矛盾,因为你几乎没有转向控制,”魏博士说。“在这些极限运动中,过度驾驶往往会导致撞车。”此外,他还表示:“最具空气动力学的钢架雪车的运动员不会是一个胖子,而是一个真正的骨架——风会呼啸着穿过运动员的肋骨。”


精彩头盔秀

除了紧张刺激的比赛,钢架雪车运动员的头盔也受到全球关注。从中国龙、钢铁侠到猎鹰、艺术插画,运动员们通过独特的头盔彰显个性,也成为了雪白冰道上靓丽的风景线。即使看不懂比赛,也能享受头盔的设计之美。

▲中国选手殷正。

▲美国选手Andrew Blaser。

▲巴西选手Nicole Rocha Silveira。

▲美国选手Katie Uhlaender。

▲美属萨摩亚选手Nathan Crumpton。

▲澳大利亚选手Nicholas Timmings。

▲韩国选手尹成斌,他也是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男子钢架雪车冠军。

▲西班牙选手Ander Mirambell。

▲意大利运动员Amedeo Bagnis。

▲俄罗斯奥委会运动员Yulia Kanakina。

▲加拿大选手Mirela Rahneva。


新闻及图片来源:今日美国、奥林匹克官网,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