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观点|周轶君:真正的世界公民

观点|周轶君:真正的世界公民

摘要: 谷爱凌的换籍讨论

iWeekly

谷爱凌的换籍问题,在中美两边引起不同反应。奥林匹克精神,本是超越国界的,“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然而,运动员之间的竞争又代表着不同国家,所以奥林匹克精神实际代表了一种“世界公民”的概念——有差别,但平等。

这个概念,最早产生于哲学界。自康德、黑格尔以来,哲学家们追求真正的“世界公民”,并希望在此个体基础上,达至国与国之间“永久和平”的可能。


目睹欧洲战争频仍,生活于十八世纪的康德不像他之前的哲学家或神学家那样,期许“理想国”或“上帝之城”为人类社会终极目标。他认为人类的未来,是基于世界公民之上的永久和平。国与国之间,无论大小要和平相处,必先让其国内公民普遍友爱、友好,具有普遍道德、遵守法律,而且都追求并参与共和制度。在此之上,缔结自由国家联盟。

康德对人性并不抱有不切实际的期许,简单认为每个人至纯至善,于是天下一家。相反,他认为在通往永久和平的道路上,战争是必须的。只有对战争的恐惧,才能激发对和平的渴望。把康德的理论再向前带一步,黑格尔提出了“历史的终结”。在他看来,历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所谓“主人与奴隶”,这样的争斗推动着历史前进。而一旦人与人之间实现了完全的平等,历史就走到了终点。时间并没有停止,但不会再有不同形态的“历史”了,所谓太阳底下不再有新鲜事。


由此看来,我们距离“历史的终结”还非常遥远。国与国之间还没有实现“彼此承认”,争斗的动力还在所有层面上推动历史进程。“世界公民”也还是一个未能普遍的理想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政治、科学领域的重大概念,不少最早是在文学或者哲学领域中出现的。提议成立联合国的是美国总统威尔逊,但最早为联合国概念奠定基础的是康德。“宇宙大爆炸”的概念,最早由伏尔泰提出,歌德最早赞美了“星系”——“螺旋状星云里满是恒星”。而体育,或许也一直在给我们解决矛盾冲突提供着灵感。


内容来自《周末画报》,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