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年度气候变化大会如期举行,结果却并不令人振奋。《经济学人》甚至以莎剧《第十二夜》台词的戏谑口吻,咏叹道:“The rain it raineth every day, the COP it coppeth every year(雨,日日在下;COP,年年在忙)。”
早在1995年,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就签订了《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认定了地球气候正出现剧烈变化,而人类活动的影响与这种变化有关。各国商定为此订立做出改变的目标。《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人类努力的方式是限制各国温室气体排放。到2016年的《巴黎协定》,地球上所有国家都参与了,同意要对2020年以后的温室气体排放做出限定目标。今年的COP26的初衷,就是要对这些目标做出各自清楚的承诺。换句话说,大家都同意减排了,那么我们订个时间表、路线图吧。结果呢,在“怎么做”的问题上,不少国家开始支支吾吾,以至于COP26的成果并不清晰。
会后联合公报并没有出现“立即行动”这样的字眼,反而被改成“有意义而有效的行动”;原本规定2050年实现碳中和,现在变成了“本世纪中叶”。预计的明确淘汰煤炭,或者说停止补贴煤炭产业的承诺,并没有出现,连“尽一切努力避免新建火电站”也被放宽为“考虑国家实际”。这次联合国大会也是急眼了,拉来恐龙(一只视频中的特效恐龙)做代表,出演一场大闹气候峰会,对所有代表们严厉斥责:“补贴煤炭产业?这简直就像是我们恐龙要补贴陨石,自取灭亡!”
但这仍然不能让气候峰会上各国政府回心转意。印度这次姗姗来迟宣布了自己的减排目标,2070年碳中和,这比大部分国家整整晚了200年。不但如此,印度还开口向发达国家索要1兆美元来帮助自己达到这个目标。舆论哗然,认为印度在糊弄全世界。不过,仔细一想,印度有理有据,《京都议定书》的确规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立减排时间表,并且应该得到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支持。所以,气候变化,简称“气变”之战,也是最严肃的政治较量。
也有乐观的声音认为,这次大会并非全面崩溃,至少美国重新回到了气候舞台。拜登在气候大会现场打瞌睡的视频火遍全网,也好过特朗普时代单方面退出。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中国一如既往做出大国承诺,这次在会前宣布不再投资海外煤电项目,是一个撼动整个行业投资的决定。场外,愤怒的欧美青年一代继续抗议示威,著名的瑞典环保少女甚至爆出了粗口。其实,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切实可行、人人可以参与其中的环保计划。所谓可以汇集无数小行动(micro action)的项目,让怒火和愿望有渠道可去。在中国,这样的公益项目人口基数庞大,影响力广泛,在欧美却因为数据隐私的问题,还没有流行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