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新闻 > 热点 > 封面人物 | “朋克教母”维维安·韦斯特伍德

封面人物 | “朋克教母”维维安·韦斯特伍德

摘要: 叛逆在前,时尚在后

iWeekly

白金色或橙色的头发,深色口红,“朋克教母”、英国设计师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总是照片里最显眼的那个。1971年开设自己的服装店至今,韦斯特伍德被认为是英国时装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她将小众的朋克文化与花呢、针织和迷你裙等元素融合,设计出多彩的时装与配饰系列。伸展台之下,韦斯特伍德常就社会议题发声。“我从不认为自己是时装设计师,我认为我是一个通过穿衣打扮来对抗腐朽现状的人。”


获邀前往白金汉宫领取大英帝国勋章时,英国设计师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竟然没穿内裤——她在记者面前转动裙子证明,在场者无不震惊。12年后,韦斯特伍德在回忆录里解释这个举动:“我从事时尚的唯一原因就是想摧毁‘一致性’(Conformity)这个词。除非抛弃对一致性的追求,否则对我来说没什么是有趣的。”染白色或橙色的头发,涂深色口红的“朋克教母”总是人群里最显眼的那个。1971年开设自己的服装店至今,韦斯特伍德被认为是英国时装界最重要的人物之一。2022年末,她在英国去世,终年81岁。“人们把韦斯特伍德与整个朋克美学联系在一起,这是准确的,她的确因朋克成名。但韦斯特伍德远不仅仅是朋克。”《着装准则》作者、时装作家维罗妮卡·海兰德(Veronique Hyland)对《纽约时报》说。

“人们对我做朋克,也做高级时装这件事感到很惊讶。”韦斯特伍德在回忆录中说,“我认为它们是互相连接的。这无关时尚,而是关于故事、关于灵感与想法。我从不认为自己是时装设计师,我认为我是一个通过穿衣打扮来对抗腐朽现状的人。”


反叛,作为一种美学

韦斯特伍德说自己从小动手能力超强,“我大概5岁就能做一双鞋子”,这绝对是遗传自父母的能力。韦斯特伍德出生于英国德比郡的一个村庄,是三个孩子中的老大。她的父亲曾是菜农,后来在飞机制造厂做仓库管理员,还做过鞋匠。母亲是棉纺厂女工。他们鼓励女儿做各种手工。英国BBC新闻网报道,童年时韦斯特伍德酷爱阅读,“韦斯特伍德的父母对女儿阅读成瘾感到很疑惑,曾提出付钱让她放弃自己的图书馆借阅卡”。1958年,韦斯特伍德全家搬至伦敦北部生活。韦斯特伍德在当地的艺术学校学习银器制作,但一学期后就放弃了课程,认为这种艺术与工人阶级出身的自己格格不入:“我不认为像我这样的女孩能在艺术世界里立足。”她从未受过正式时尚培训,靠在二手市场买衣服拆解、重新缝制来学习制衣。考取教师资格证后,韦斯特伍德穿着自己制作的婚纱和首饰嫁给当地一家工厂的工人,婚后生下一个儿子。

命运之神的召唤来得突然。一天,韦斯特伍德的弟弟带着一个名叫马尔库姆·麦克拉伦(Malcolm McLaren)的朋友到姐姐家拜访。麦克拉伦与韦斯特伍德生活的世界格格不入:他的母亲是妓女,对儿子放任自流,麦克拉伦由古怪的祖母带大,祖母的座右铭是“做坏事就是做好事,做好事就是无聊”。他讨厌老一辈,冒犯身边的所有人,甚至不太尊重韦斯特伍德。两人的儿子出生后,他过了六天才到医院去探望,还拒绝被唤作“爸爸”。但两人最初相遇时,对那个“远离英国文化中心,成长于工业革命地区、从来不了解美术馆、没有看过一本艺术书籍、从不上剧院的小镇女孩”来说,麦克拉伦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玩乐队,搞艺术,韦斯特伍德称“他把我从一个洋娃娃变成了一个时髦、自信的艺术家”。她毅然离开丈夫,结束了工人阶级家庭主妇的生活,搬进麦克拉伦的家。

▲韦斯特伍德在时装秀后谢幕致意。

1970年,韦斯特伍德和麦克拉伦在伦敦国王街开了一家商店,为麦克拉伦管理的乐队成员提供表演服装,其中就有朋克乐队“性手枪”(Sex Pistol)——麦克拉伦代理这支乐队不为别的,是为“他憎恨的嬉皮士运动的一次愤怒反击”。这家服装店与街上西装革履的行人格格不入,店名总是在变化,从“摇滚吧”(Let It Rock)到“活得太快,死得太早”(Too Fast To Live, Too Young To Die),再到“性”(Sex)。韦斯特伍德负责改造衣服,将印有“破坏”(Destroy)和“讲道理,向不可能提要求”(Be Reasonable, Demand The Impossible)字样的T恤打上铆钉,做成内衣。取名“性”时,店门口挂上了一个巨大的粉红色招牌,韦斯特伍德称它的意思是“只有勇敢的人才能走进来”。她顶着一头白金色头发,涂着深紫色口红,穿着皮裙。店员们的打扮同样“有威慑力”,这里充满链条、铆钉、情色意味的T恤、橡胶皮衣。一件印有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T恤设计广为人知,因为韦斯特伍德给女王的嘴巴画上了一个别针。“性”商店打出的标语是“为办公室生活而生的橡胶衣服”,这种将亚文化混合于生活中的概念,“是当时全英格兰独一无二的”。

“在我和麦克拉伦之前,世界上没有朋克。”韦斯特伍德多年后在回忆录中说。“关于朋克,你应该知道的另一件事是:它是一场大爆炸。”在韦斯特伍德眼中,这间服装店是“将性转化为时尚,是年轻人对‘不朽’这个概念的具体展现”。韦斯特伍德的父母当时非常讨厌麦克拉伦,对女儿的转变“深感震惊”,但依然为她提供了一笔钱,还帮她打理商店。

“对韦斯特伍德来说,这场朋克运动有更深层的含义。”英国BBC新闻网评价。“性”商店走红时,英国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停滞,劳资纠纷频发,石油危机初现,各种罢工运动不时出现,时装与文化领域成了年轻人发泄不满的出口。“韦斯特伍德把朋克看作是反文化的青年叛逆,反对旧世界的秩序腐败。”1975年,两人因在店里举办“不雅展览”而被罚款。韦斯特伍德曾说,朋克文化“就像我的救世主,我想看看能否用它在建制中插上一句话。”

▲韦斯特伍德和她设计的鞋子。

1981年,韦斯特伍德和麦克拉伦举办了第一次时装秀“海盗”(Pirate)系列。暂时放下了朋克元素,韦斯特伍德从美洲原住民与海盗文化身上获得灵感。她之后在加拿大艺术史学家加里·内斯(Gary Ness)的启发下研究时尚历史,将哈里斯花呢、针织品与迷你裙和紧身胸衣等元素融合,还从伦敦著名西装订制地萨维尔街(Savile Row)学习缝纫技巧。一些评论家认为,正是这种将反叛精神与传统制衣技术、古典文化融合的风格让韦斯特伍德从小众设计师成长为时装大家。这种混杂在一开始并不被社会接受,在一次BBC采访中,韦斯特伍德不满在现场取笑她设计的观众,差点离场。“海盗”时装秀后,韦斯特伍德与麦克拉伦终于分手,她过去的朋克朋友批评她放弃梦想,“转而为皇家赛马会(英国著名上流社交活动)做衣服”。但时尚界对这种奇特的混搭充满热情,1984年,韦斯特伍德获邀到东京办展,1988年在伦敦开设了自己的第二间店铺。

经过几季成熟的时装系列之后,韦斯特伍德已经跳出了“朋克设计师”的身份,变身成真正的时装设计师。1986年,她将象征英国文化的十字、球形符号和土星融合,设计出自己同名品牌的标志,“它代表英国文化和外星世界,有一种在历史中往前看的感觉”。“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由此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时装帝国。三年后,韦斯特伍德和阿玛尼、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与圣·罗兰(Saint Laurent)等人一起被权威时装媒体《女装日报》评为“20世纪最好的六名设计师”,她是其中唯一的女人。“我认为这个奖项只是在陈述事实。”韦斯特伍德耸耸肩回应。

▲ 韦斯特伍德和麦克拉伦。

最响亮的活动家

2006年第二次踏入白金汉宫获颁更高的勋位时,韦斯特伍德还是没有穿上内裤。这一次,人们似乎没有第一次那样惊讶,也许是因为已经习惯了她用种种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韦斯特伍德被认为是英国时尚界关于政治与公共生活意见最鲜明的设计师之一。她非常讨厌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与撒切尔夫人,认为他们的政策损害了英国普通公民的个体权利。但她承认,撒切尔夫人的着装“很有自己的风格”。1989年,她穿着撒切尔夫人从英国品牌Aquascutum定制的套装,打扮成撒切尔夫人的样子登上杂志《Tatler》,标题取名《这个女人曾经是个朋克!》。

“我打扮成她,因为我觉得她是个伪君子,她用开发北海油田的钱投资给企业,如果我是她,我会把钱留给学校。她并没有好好使用自己的权力。”韦斯特伍德多年后解释道。杂志刊登之后,负责的编辑被开除,撒切尔夫人致电品牌,退订了这套衣服。2015年,韦斯特伍德开着一辆白色的坦克停在时任首相大卫·卡梅伦(David Cameron)私人住宅的门口,抗议英国使用“液压破碎法”开采页岩气破坏环境。她奉行素食主义,与时装设计师斯黛拉·麦卡特尼(Stella McCartney)等人一起游说英国政府立法禁止销售皮草。她在伦敦南部的一间小公寓里住了30年,每天骑车上班。韦斯特伍德说自己信奉道家思想:“道家思想让我有一种我属于这个宇宙的想法,让我觉得生命有意义,让我找到自我认知与过我想要的生活的勇气。它让我觉得我应该好好利用我的生命,让我在地球上生活得有意义。”虽然掌管一个著名时装品牌,韦斯特伍德却自认是个“反消费主义者”,她曾直接地在采访中说:“我告诉身边的人,别买衣服了。为什么不能好好地保护地球赐予我们的生命?我不认为对环境的破坏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中的有些人还在努力停止消费,帮助人类活下去。”在宣布韦斯特伍德去世的宣言中,品牌不忘用加粗字体标记出一句话:“资本主义是犯罪,是战争、气候变化与腐败的根源。”

▲2018年,韦斯特伍德在时装秀上。

“我现在做的,我认为依然是朋克的。”以时装设计师身份全球成名后韦斯特伍德说,虽然不再设计橡胶裙、铆钉鞋,她在骨子里“依然是个朋克”。“我做的事情依然是在为社会不公平呐喊,我希望引发人们思考,哪怕这让他们有些不舒服。”韦斯特伍德夺人眼球的多彩设计直到今天依然广受市场欢迎。她的品牌在日本市场有限定系列,还是TikTok与Instagram上最受Z世代顾客欢迎的品牌之一。时装媒体《CR Fashion Book》观察,韦斯特伍德品牌“被Z世代顾客认为代表一段非常酷的历史,它容易辨认且易于搭配”。

“韦斯特伍德的设计撕碎了过去社会对女性与性的观念。”韦斯特伍德逝世后,曾多次与她合作的模特凯伦·埃尔森(Karen Elson)缅怀:“她是第一批要求时装屋在气候变化领域做得更多的设计师。”时装评论家戴里克·布拉斯伯格(Derek Blasberg)评论,历史书会将韦斯特伍德铭记为“将伦敦的反主流文化与高级时尚结合的人”,“但我认为她更想被世界以‘社会活动家、为气候变化奔走’的身份铭记”:“韦斯特伍德的人生激进,凶狠而美妙,她是真正独一无二的。”韦斯特伍德曾对BBC说,她最喜欢的名言来自英国作家赫胥黎(Aldous Huxley):“正统是智慧的坟墓。”“她在国王大街上开的商店至今依然营业,它现在叫‘世界的终点’,贩卖印有口号的T恤,作为对一个对抗普通的偶像的缅怀。”BBC写道。

▲2018年,韦斯特伍德在唐宁街门口示威抗议英国政府的能源法案。


内容来源于《周末画报》

撰文—林湃 

编辑—Y 

图片—视觉中国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